防偽標簽的發(fā)展歷史
瀏覽次數(shù):583 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1-11-04
水印可絕對不是什么高科技,早在100多年前的清朝就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!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將水印圖案用于防偽目的的就是清朝的“小龍郵票”。
“小龍郵票”可謂是當時防偽技術的集大成者。估計是早先時候民間有偽造“大龍郵票”的,所以清政府吸取教訓,提高了郵票的“技術門檻”。其實,水印紙的制作工藝并不很復雜。就是在造紙時,用刻有所需圖紋或文字的金屬模具,滾壓脫水的紙漿,干燥后迎光透視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紙上半透明的圖文了。
但當時,落后的大清國自己壓根兒造不出水印紙來。沒辦法,剛被洋人打了個鼻青臉腫,又得跑到人家那里采購洋貨,真是窩囊至極。而從英國采購水印紙的工作正是由當時大清朝的海關總稅務司——羅伯特·赫德親自督辦的。
但英國人卻在工作中出現(xiàn)了一個頗為低級的失誤。按照《易經(jīng)》中的記載:太極圖應該是陰陽兩魚平臥合抱組成的圓形。白色的陽魚在上;黑色的陰魚在下。而英國的造紙廠可搞不懂這些。他們很隨意的將陰陽兩魚站立了起來,于是下面的這個頗為滑稽的“蛋形”太極圖水印就成了中國郵票中最早的防偽標志。